“多元与范式:中国大学史方法体系与理论建构”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作者:时间:2024-05-23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大学史研究,5月10-1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云南大学共同主办,云南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承办的“多元与范式:中国大学史方法体系与理论建构”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就深入考察中国大学史理论建构和前沿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昌山,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简称“分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分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王东,分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欧七斤,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菊,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韩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乐,中国科技大学丁兆君等特邀嘉宾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20余所兄弟高校的多位教育史、大学史研究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并就如何在中国大学史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中构建适应学科发展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展开深入交流。云南大学档案馆馆长兼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李怀宇主持开幕式。

邬大光指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内容日益拓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高校校史研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其次,校史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学者的合作,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他认为,举办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高校校史研究和大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合作、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提高研究质量,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张昌山指出,校史研究不仅仅是对学校历史沿革的溯源与寻道,更是对大学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培养大学内涵、参与大学建设、促进大学发展的重要助力。他强调,校史研究不应只局限于一校之史,更应该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审视。他认为,每一所大学都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校史研究不仅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发展,更要关注学校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发挥其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特别强调档案工作对于校史研究的重要性。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石。只有充分利用档案,才能确保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不缺席,才能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让校史研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汤涛指出,这次讨论会是对过去四十年校史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这一学科发展历程的深刻回顾。经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校史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方面研究,逐步向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转型,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他认为,无论是校史编撰还是学术研究,都应着力提升理论水平。在今后的校史工作中,要积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校史研究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他提出,在进行编研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校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校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分会原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张克非作《校史研究的理论自觉、多重维度及未来进路》的主旨发言。他深刻地剖析了理论自觉在大学校史研究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理论自觉是推动学术研究深入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校史研究而言,理论自觉的提升意味着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创新,这对于理解和解释大学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影响至关重要。他提到,时间维度是校史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大学发展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演变趋势。空间维度则关注大学与其所处地域、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大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影响。在展望校史研究的未来进路时,他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校史研究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吸收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更为综合、多元的研究视角。他提倡利用数字人文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校史研究的数据来源和表现形式,使之更加生动、立体。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大学史发展趋势,文化交流与中国大学史研究,新文化史视域,大学史研究范式,大学迭代历程等方面做了报告,会上有10位学者对以上发言分别进行了精彩地点评。兹摘编与会专家的部分观点:

欧七斤以《20年来我国大学校史研究述评及当前热点》为题作报告。欧七斤在发言中围绕校史研究与高校软实力提升展开,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探讨了校史编研在提升高校软实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欧七斤指出,校史研究不仅有助于凝练大学精神特质、传承红色基因,还能营造深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促进学校的校地合作和对外交流。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挖掘自身校史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参考。欧七斤强调,校史资源在合作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校史研究对于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李乐以《文化交流范式下的中国大学史研究析论》为题作报告。李乐在发言中概述了中国大学与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性,包括它在大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双重角色。李乐认为,研究此议题需融合两方面的理论资源,以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匡淑平回顾了既有学术成果,揭示了研究重点和演变趋势,表明文化交流在中国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欧美学界早期的研究多受“冲击—回应”理论影响,而现代研究则更注重文化交流的互动和交融特征。李乐还提到拓宽学术视野和增加理论工具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该议题研究的丰富史料和广阔前景。本文适用于对中国大学史和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大学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贡献。李乐希望能够通过融合大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为推动大学国际化和文明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韩戍以《大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为题作报告。韩戍在发言中回顾了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的缘起与发展,从校史、教育史和大学史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韩戍强调,校史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存在宣传取向和深度不足的问题;教育史研究则过于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对“史”的方面关注不够。近年来,大学史研究逐渐扩展到国家与社会视角,并重视大学的“政治史”研究。韩戍在发言中认为,大学史研究应向后延展,关注新革命史和共和国史,特别是1949年后的大学史。大学史研究应超越传统框架,注重多元视角和跨学科的整合,以更全面地揭示近代中国大学的历史面貌。

王菊以《新文化史学视域下的人物研究——以顾随为例》为题作报告。王菊在发言中围绕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人物——顾随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其在新文化史视角下研究的重要意义,从中汲取智慧。在新文化史学的研究背景下,历史人物顾随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对新文化史学和校史研究相结合的关注,必将为校史研究开拓出新的路径。

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以《时代呼唤教育家——从刘达说起》为题作报告。熊卫民概述了刘达作为一位杰出教育家的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刘达在战火中求学,后创办并管理多所高等院校,坚持维护正常教育秩序,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熊卫民认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国家迫切需要像刘达这样实事求是、尊重教育规律、有独立思想的教育实干家或教育家。通过深入了解刘达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够感受到刘达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魏书亮以《关于西北联大历史研究学术建构的认识与思考》为题作报告。魏书亮探讨了西北联大历史研究的学术建构,对西北联大、西北联大精神、西北联大贡献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厘清,并从逻辑和功能角度梳理了联合与分置、母体与子体等基本关系。西北联大历史研究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活力衰减、队伍固化等问题,基本概念和基本立论的共识性尚需提高。魏书亮认为,要重视西北联大历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交流合作、提升研究质量等。在深入研究历史的同时,应关注其对现实教育事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上海体育大学匡淑平以《上海体育大学史与近现代体育教育史的跨学科互动——以体育教育博物馆为例》为题作报告。匡淑平在发言中概述了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的建设背景与功能,通过该博物馆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匡淑平认为,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在融合校史与体育教育史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其作为“育人之馆”的重要价值。该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还提供了体验式和课堂式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体育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最后,匡淑平指出,通过参观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上海体育大学在体育教育领域的贡献和创新实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黄少卿以《在公众与专业之间:大学史研究的三个范式》为题作报告。黄少卿在发言中概述了大学史的三个主要叙述范式:官方史学叙述、社会史研究及文化想象的大学史叙述。黄少卿指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内大学史的叙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议题,但大学的主体性常被质疑或隐没。其中,官方史学书写以大学为对象,强调资料性和证据性,但阅读门槛较高。社会史研究关注大学作为社会行为场所的角色,而文化想象的叙述则旨在构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黄少卿认为,这些范式各有特点,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胡端以《多元、宽广、弹性:苏云峰大学史研究视域与方法探微》为题作报告。胡端在发言中概述了苏云峰作为研究近代高等教育史、大学史的代表性学者,其学术成果在视域和方法上展现出多元、宽广、弹性的特点。胡端进一步指出,苏云峰的著述对构建大学史研究的框架体系,提升大学官方校史编修的学术水准具有参考价值。此外,胡端还探讨了叙事史学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强调其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历史,有助于复原细腻鲜活的校园历史场景。最后,胡端评价了苏云峰的研究方法对当下大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强调了苏云峰在学术研究中形成的范式对于理解大学史研究视域与方法的优势。

西南大学李雄以《朝向第四代大学:全球大学迭代历程的长时段分析》为题作报告。李雄在发言中认为,需要采用年鉴学派的长时段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全球大学迭代谱系及其机制,特别是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第四代大学的崛起。李雄指出,新型研究型大学根植于高等教育的三次革命,并对传统研究型大学进行了根本性的学术架构重组。李雄强调了当代大学迭代的历史必然性,并呼吁我国高等教育应持续推动观念和体制变革,加速建成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主导的高质量第四代高等教育体系。

欧七斤代表分会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构建学科发展的研究范式和理论这一重要议题,各界同仁进行了精彩的学术碰撞和交流。基于校史理论、方法体系构建的迫切需求,在未来校史研究中,希望进一步强化交流,提升品质,推动研究队伍专业化和学科的进步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大学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推动校史研究提供了学术指导。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云南大学校史馆,对云南大学百年校史展览的展陈效果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