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赵雁来
作者:档案馆时间:2005-10-24

赵雁来(1900.2-1991.1),字信之,河北蠡县人。我国老一辈化学家、教育家、理学博士、二级教授,云南大学化学系主要创始人之一。

赵雁来自幼聪明好学,酷爱运动,在河北直隶省立第六中学读书时,曾获华北运动会短跑冠军。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高等预备班,1920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1925年,他先后在法国中部的可鲁棱铁工厂、巴黎西郊的比映古饭店、德国柏林的某中国饭店勤工俭学,以筹集学费。此间,他曾亲眼目睹中国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生活的艰辛,以及受到的歧视,他义愤填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同学们争取生存权和学习权,并代表中国留法学生抗议旧中国外交官的软弱与无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1925年8月,赵雁来考入法国里尔大学化学院就读,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192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法国里尔大学化学工程师职位。同年,又考入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化学硕士和博士。在此期间,他得到里昂中法大学的经济资助,更加勤奋上进,一心扑在学习和研究中。1930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得里昂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在里昂大学读书期间,他师从名师,潜心苦读,取得丰硕成果。他的导师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氏试剂”的发明人格林尼雅。他充分利用在里昂大学格林尼雅实验室学习的机会,从事格氏试剂及炔类合成研究,这一成果受到俄、德、美等国化学界的重视;同时他还提出了炔醇、溴炔及二炔的合成方法,被国外教科书引用,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他的博士论文《邻炔醇和a溴代炔烃研究》于1932年发表于法国化学会会志上。他还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有:《γ—炔醇的制备》、《丁炔的制备》、《溴炔的合成与研究》、《β—二炔烃的合成》、《对称γ—二炔烃的合成》,初步形成了他的化学理论体系。

1932—1933年,赵雁来攻读博士期间,还参加了里尔煤炭研究院的煤炭化学研究,1934年在《法国里尔煤炭研究院学报》上发表论文《在高度真空中热解煤研究》,受到当时化学界的关注。

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赵雁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从事云南省的褐煤开发与利用。他乘船经上海来到昆明,被当时省立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初始校名)校长何瑶聘为理工学院教师。在东陆大学任教初期,为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他编写了“法语”、“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讲义。

1935—1937年,他任个旧古山利滇采矿公司经理,期间为采矿公司解决了精选锡矿砂的难题。

1937年6月至1949年6月,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广聘名师,慎选师资,加强教学和科研,使云南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赵雁来在此期间更是如鱼得水,1937年8月,云南大学理化系成立,他被熊庆来校长聘为教授并任理学院理化系主任。1938年他还兼任云南省建设厅化验所所长。1940—1945年,赵雁来任云南大学理学院院长。1940年,由于敌机轰炸学校,理化系实验室被炸毁,由于仪器设备已经转移,减少了损失。同年11月,理学院被迫疏散到会泽县,1941年1月后又迁至嵩明马坊镇,直到1944年7月才全部迁回昆明。1941—1944年,赵雁来一直兼任马坊分校主任。1944年,经教育部批准,理化系改为化学系。抗战中,在药品和仪器设备不易购置的情况下,赵雁来始终坚持教学,坚持编写教材,他编写了多种教材,并主讲“有机化学”、“有机分析”、“普通化学"、“高等有机”、“燃料化学”、“国防化学”、“酸碱工业”、“化工原理”等课程。期间理化系还有多篇论文发表,为云南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赵雁来任云南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他一如既往地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他不仅要给化学系的同学讲授有机化学课,还要给生物系、农学系、森林系的同学授课,还要带学生实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他还给同学发“典型提纲”,同学们一致反映,像这样的提纲不仅系统性强,内容前后联系,便于掌握,而且有利于联系实际,深受师生好评。他还主持教研室教师集体编写讲义,他主编的“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煤炭化学”等教学讲义,一直作为云南大学化学系本科及有关专业教材。解放初期,云南大学化学系除赵雁来在有机化学教学工作上有经验外,其它教师对教学工作较生疏,工作曾一度出现忙乱现象,赵雁来担任起了师资培养的重任,他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他亲自为青年教师选题,要求他们每学期写一篇读书报告,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还为青年教师开设化学德语课。这期间,他本人也笔耕不断,成果颇丰,发表论文数篇。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渊博的学识,极大地鼓舞了青年教师。

1954年,赵雁来曾受命负责云南大学煤气厂的筹建工作,他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用褐煤制造煤气,还将所造煤气送至化学馆。1959—1960年,他在玉溪钢铁厂用玉溪产的粘性煤混合炼焦,制造出块状焦,提高了煤的质量,帮助地方解决了重大的实际问题。由于他在教学、科研及师资培养等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963年被云南大学评为“五好先进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雁来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文革”以后,已近耄耋之年的赵雁来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不顾年事已高和疾病的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还带了几届有机化学研究生,为云南省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化学人才。他还先后对有机化合物命名,化学发展战略部署,农药化学、杂环化学等方面提出重大建议。1979年,作为中国化学会理事,当他看到中国杂环化学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杂环化学的建议,受到中国化学会的重视,并受中国化学学会的委托,又开始了他艰苦的研究工作。他首先在云南大学化学系开展杂环化学研究的试点,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编写教材,翻译专著,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科学研究。经过几年的奋斗,云南大学化学系在杂环化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他主编的《杂环化学导论》于199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他主持翻译并审定的《有机合成中的杂环化合物》于1985年由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此外,他还发表了多篇与杂环化合物有关的论文。他还主持了“新型酰代吡唑酮类螯合萃取剂的合成与研究”,1984年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论文《几种新的4一酰基吡唑啉酮类螯合剂的合成》获云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作为云南省能源研究会顾问,他为云南省能源的开发利用、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撰写的《云南省能源的开发利用》读本,被作为省级干部培训及省科教系统的教材。他的《采用加压气化褐煤实现煤气化之我见》一文,为昆明市煤气工业初期气化方案的选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果的产生,使他在国际上享有了一定的声誉,199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为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人。同年,获得教育部授予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显著的教授”称号。1991年2月,赵雁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赵雁来从事化学事业五十多年,热爱化学,把毕生的经历献给了祖国的化学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人才。他虽然历尽坎坷,但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态度始终如一。多年来,他除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担任过云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三、四、五届常委,民盟云南省委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国化学会理事、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云南省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及建议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能源研究会顾问,云南省教育厅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