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李广田
作者:档案馆时间:2005-08-12

李广田(1906.10—1968.11),山东邹平人,作家、教育家。1906年出生在一户贫寒的农民家庭 ,原名王锡爵。由于家境贫寒,在他出生后不久便过继给舅父,改姓李,名广田。

李广田幼年时曾跟祖父读过《百家姓》,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和《弟子规》。1921年,李广田进了师范讲习所,1年多以后 ,被县立小学聘为教员,随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他又和朋友们组织书报介绍社,大量介绍文研会、创造社、未名社及苏俄的作品。

1929年夏,李广田到了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转入外语系本科。在北京大学期间,李广田埋头苦读,同时热衷于写诗歌和散文,并多次在戴望舒主编的《现代》杂志和杨晦主编的《华北日报》副刊上发表诗作。他的诗后来与卞之琳和何其芳的诗合编为《汉园集》,其中《地之子》一诗是李广田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他还在《未名》半月刊的终刊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狱前》。

1935年,李广田从大学毕业后回到济南教中学, 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诗文。1936年李广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画廊集》,不久,又出版了《银狐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广田和他的学生们随学校迁往泰山脚下开展教学活动。1937年底,迫于敌机狂轰滥炸,学校师生不得不离开泰安,由河南入湖北,最后到达四川。

1941年,李广田到达昆明,被延聘到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此外,他还担任了文艺社导师,和朱自清、闻一多等共同领导学生的文艺活动,办刊物、出周报、举行各种集会,宣传抗日,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思想的成熟带来了创作的丰收。李广田这一时期出版了散文集《灌木集》、《回声》、《日边随笔》,短篇小说集《欢喜团》、《金坛子》,论文集《诗的艺术》和以自己生活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引力》。

1945年,“一二·一”惨案之后,李广田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与进步师生一起,参加游行、罢课、为四烈士守灵等活动 。1946年7月,李公朴、闻一多先生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广田在血的教训中更加警醒起来,毅然用真名发表杂文和诗歌,控诉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

西南联大复员后,李广田到了南开大学任副教授,后又转至清华大学任教授,194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8年7月他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与忠诚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李广田当选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1950年11月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

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李广田被调到云南大学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周保中兼任校长)。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广大教职工,积极推动学校的思想改造、院系调整、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工作。1957年5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任校长期间,积极推行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针对“大跃进”对教学秩序的冲击和当时一些过左的口号,他指出,教学质量低,干部素质低,就不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他强调,教与学,师与生,是教学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起主导作用。他引用“教学相长”的古训,提出了新的认识,并重新解释了教学原则。在他任校长的几年里,云南大学完成了历史性的过度,建立了新的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设骨干和科技人才,学校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59年,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李广田由于表示了对“大跃进”的一些看法,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

1961年和1962年,云南大学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对李广田的“右倾”问题先后两次进行甑别,撤销了原错误决定,恢复了他的党委常委职务。

摘掉“右倾”帽子被后,李广田精神振奋,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经常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参加同学讨论;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帮助青年教师加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经常督促和检查行政各处的工作。1959年,李广田受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委托,重新整理修订了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1962年,李广田又整理了傣族叙事诗《线秀》和傣族民间传说《一滴蜜》。

在云南大学工作期间,李广田忙于政务之余仍笔耕不缀。他晚年的著作有诗集《春城集》、自选集《散文三十篇》,此后还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如《花潮》、《山色及其他》、《或人日记抄》等,这是他最后留下的几篇、也是评论家们评价极高的几篇散文。

“文化大革命”中,李广田受到了非人的迫害,横遭“批判”、侮辱、甚至毒打,他整理的《阿诗玛》被诬为“大毒草”。在种种非人的折磨与摧残之下,1968年11月2日,李广田被迫害致死,终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