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彭桓武
作者:卫魏时间:2022-11-09

彭桓武(1915--2007),湖北麻城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1937年至1938年、1947年至1949年先后两次在云南大学任教。

1931年9月,彭桓武通过自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得到著名学者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等的指导,并于1935年考上周培源的研究生。由于成绩优异,他和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被称为“清华四杰”。1937年日寇入侵,彭桓武终止了尚未完成的研究生学业,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聘来到云大担任理化系教员。由于备课认真,教学勤奋,彭桓武深受同学、老师的爱戴。在教授普通物理时,他与北师大毕业早来云南大学的顾建中友情甚笃,经常切磋普通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并一起筹备力,热,光学等物理实验室。

1938年,彭桓武以“中英庚款留学生”的身份来到爱丁堡大学,投师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马克斯·玻恩(MBorn)门下。他是玻恩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在玻恩的指导下,彭桓武于1940年和1945年分获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玻恩和爱因斯坦有着30多年的友谊,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玻恩数次提到这位得意的中国学生。1941年,经玻恩推荐,彭桓武前往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著名科学家薛定谔领导的理论物理所工作。不久,帮助量子化学的创始人之一———W海特勒进行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1941年8月至1943年7月,彭桓武和海特勒、哈密顿合作发表了一系列综合了介子场的若干成果,对宇宙线理解进行较系统的解释,创立了名扬国际的HHP介子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已经出现了后来被称为戴森(Dyson)方程的方程。

1947年,彭桓武同时收到了清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聘书,但他特别眷念云南大学,一边婉谢了中央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的邀请,一边主动给熊庆来校长写信,表明重返云南大学执教的心愿。熊校长马上回信,并寄去路费,嘱咐他以云南大学教授身份出席即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大学教授会议。彭桓第武第二次任教于云南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开设了“物理论”和“高等电磁学”两门课程,并主持针对物理系教师业务提高问题而开设的“量子力学”研讨班,为云南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和研究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1949年,彭桓武离开云南大学到清华大学任教,后相继在中国科学院、二机部、中科院、北京大学等部门担任要职,并受命负责篘里原子反应堆的有关研究工作。1964年10月,以二机部九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身份赴西北核试验基地参加第一颗原子弹试验。1966年冬,再次前往西北核基地参加氢弹原理试验。1969年春,参加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1999年9月18日,彭桓武获得由国家领导人亲授的“两弹一星”勋章,并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培养了大批年轻工作者和实践创建人员。

彭桓武在云南大学任教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却时时心系云南大学。先后于1957年、1980年、1987年三次回访云南大学,1993年在云南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彭桓武亲自填词《如梦令》祝贺,词曰:“三七,四八年度,执教两番来去。战乱认家乡,胜利屡曾回顾。多祜,多祜,母校育才功著。”彭桓武在这首词中简洁地勾勒了从抗战初期和抗战胜利之后,两次在云南大学任教的难忘岁月,高度概括了他与云南大学的深情厚谊。1999年9月,彭桓武接受云南大学校领导的面邀,以84岁的高龄第四次回访云南大学。在与物理系的师生分享其成长过程和治学经验之余,还欣然泼墨题词:“祝云南大学再创辉煌” “祝非线性中心人才辈出,勇攀高峰”。2003年在云大80周年校庆之际,86岁的彭桓武寄来承载美好祝愿的贺词和发言稿,并捐资设立“杨桂宫、顾建中奖学金”,以此激励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