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期的云大校训
作者:卫魏时间:2018-06-05


      民国时期的大学重视“训育”,大多制定有校训,聘请有训导长,督导师生共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私立东陆大学和云南大学两个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校训,既反映了制定者的教育思想,又沉淀了云大校园文化的结晶。私立东陆大学创办人唐继尧在开学典礼上亲定校训为“自尊、致知、正义、力行”,并在《东陆大学校训并序》中为八字校训作了四首四言诗作了详细注解。

 

 

自尊

志学而立,健以自疆;不偏不倚,勿迨勿荒。

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勿危,立乃勿踬。

致知

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

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吾师。

正义

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拔俗,尽扫浮夸。

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挠不折,凛然孔嘉。

力行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

庄敬日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唐继尧曾明确提出“大学之校规校训,悬示礼堂,致知力行之说,修己治人之道,昭然若揭”。

自尊:乃是正直志坚,尊重人格。抱着济人益世的思想,与人相处讲究信义,谋求和睦,施展自己独立行思的才智。同时,“自尊”亦是在为人处世中处中正地位而不偏不倚,不人云亦云,亦不随波逐流,在失败挫折面前勿颓废怨人,而是知难而上,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正道直行。

致知:在于致良知。明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其实亦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正义:即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力求一身正气,刚正而不阿。“正义”在于正人心。谚语云:“君子修身,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正心乃修身之精髓。正心在于使喜怒哀乐及七情有所嬗变,经过文化教育,积淀后天之启迪培养以改变人们的缺陷。沐浴学校知识海洋深渊,洗涤本征瑕疵,养成完整人性。是大学者,应努力培植学子明辨是非的正直之气,使其处困境之时不失高尚操守,得志之时能够经世致用,回报社会。

力行:即勉励而行之意。《礼记·中庸》有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任何一件事中兢兢业业、竭力去做的人,那么他离仁者之名就不远了。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只有不世之材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践行意志才可以。力行,同时也是为了致良知的需要。大学培育人才的基本目标和意义,在于知行合一,学思合一,教学和一。只明白基本的知识、技术和道理是不够的,必须在学习实践和日常需要中加以应用和训练,亲历而为且勤勉不怠,方能“贯之始末,彻之首尾”,成就学业的同时造福社会。


唐继尧提出的“自尊、致知、正义、力行”八字校训简短有力,内涵丰富,每一个词都是学校精神与气质的浓浓体现,是云大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以“润物细无声”之气、以“简洁明快”之势直达每个师生眼底,渗透到每个人的精神理念之中,从而潜移默化成云大人的行为准则。而且此八字校训对应了“尊人格、正人心、宏人道、立人极”,层层深入,字字透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当前,云南大学又沿用了此八字校训激励学子。

1937年,熊庆来“下乔木于幽谷”成为云南大学的第四任校长,并开创了云南大学的黄金时期。他制定了《云南大学校歌》并提出“诚”、“正”、“敏”、“毅”的校训。

“诚”,乃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乃人格之本,是社会文明之基,此种道德是人们必须认真遵守的社会伦理规范和人生准则。“正”乃立人之本,有“刚直不阿,正气浩然”之本意,更是正心之说。《礼记·大学》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心”,心意纯正不偏,方能行为坚定,不被世俗污流所影响,不为七情六欲所左右。“敏”,敏世而通达,要聪颖敏捷,眼光炯锐。 “毅”,坚毅不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强的毅力山可移,有愚公移山的坚强毅力。,熊校长提出此校训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危急存亡之秋,爱国志士均须发怒张,奋以自强以自救。熊校长以“诚、正、敏、毅”为校训,意在塑造学生诚实、正直、聪敏、坚毅的品格和精神,并时刻“廑念祖国危亡,云南尤殆,要励志向学,勿浪掷分寸光阴,务以造就有用之学,报效祖国。”

四字校训更为精练易记,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体现了熊庆来的教育思想,他正是以身作则成为学子的榜样。两则校训各有千秋,为造就两代云大人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给云大精神注入了传统美德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