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衍璿
作者:刘兴育时间:2022-11-24

何衍璿(1900~1971),名刚,广东省高要县人。何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聪慧,父兄甚为器重。他于1918年考入南京高师工科,1921年考取里昂中法大学,由广东省出资留学。他在南京高师读书时,就敬慕该校数学教授何鲁,立志去法国专修数学,以后从事数学教学与著书立说。1925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数学硕士学位,旋即回国,在上海大厦大学任教授,1926年秋到中山大学后,又担任该校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迁往云南,他携眷随迁。

1940年2月何衍璿经当时在昆教书的同窗好友严济慈推荐,到云大任教。1940年8月,熊庆来校长又聘何衍璿为理学院院长。不到一年,又聘为教务长。

教务处是学校最重要的一个处,下设注册组、出版组和图书馆。教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校长不在校时,代行校长职务。因此教务长是校行政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可见熊校长十分器重何衍璿。他也未负重望,与熊庆来同舟共济。

他从1941年至1947年担任教务长的时期,也是云大最辉煌的七年。到1945年,云大从原来的两个学院七个系扩大成五个学院十八个系,发展成为理、工、农、医、文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何衍璿被收入《世界名人录》(见1948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文版WORLD BIO-GRAPH第四版,第2272页),1991年何又被列人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人物大辞典》。

在选聘教师中,教务处负责考评应聘教师工作。教务处考核过不了关的,应聘教师就进不了云大。何掌握着进人权,但何从不徇私情,严格按标准聘任教师。这曾经得罪了一些朋友,但受到更多人的称赞。由于战乱逃到昆明的人很多,不少人来云大应聘,其中有的是何的同乡或原来的同事,他们来找何求职,何从不网开一面。1942年原中山大学的高才生屈维德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任教,后来又与何同时来昆明。不久离开学校,在社会上闯荡几年后又想到云大任教。何对屈在中山大学的情况了如指掌,私人关系一向很好。当屈提出求职时,何仍然要他与同来应聘的人一起参加录用考试。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为教师,后来又晋升为教授和机械系主任。何不徇私情录用人才的品德,给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几十年后,提起此事时,屈仍然十分佩服,他说:“何老这种公开、平等的招考教师的态度,是教育家应具有的态度。”

抗战期间,有不少外校学生到云大寄读。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不少的困难。有的班寄读生增多,教室座位不够,又要调整教室;有的寄读生经常旷课,有的寄读生未有原学校的任何学籍证明也参加学习。针对这些情况,何衍璿指示教务处的同事一方面积极克服困难多接收寄读生,一方面对这些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那些旷课在三周以上或考试后仍然没有原学校的委托借读证明书的学生,学校不给考试成绩。

何到任前,学校图书馆藏书很少,图书馆仅是会泽院二楼东头的一间教室。何在任教务长时,向政府和社会四处筹集经费购买图书。1946年4月向教育部争取到专款2万美金购买了图书仪器222种:1947年2月,又得到教育部1.4万美元,从美国订购了图书仪器15箱;同年4月,向上海龙门联合书局购得影印图书5件,共28种数百册,价值47万余元;1942年,国民党军委会中缅运输总局赠送图书2950册;同年8月,玉溪郑一斋之子捐赠5万元购置图书;1943年8月,省电话局局长赵述完捐赠1.55万元,购英文书籍;1946年7月,西南联大北归复员时,向云大捐赠中外图书30余种共348册。到1946年,云大图书馆馆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40年代,社会公认,熊庆来和何衍璿是云大最有名的数学教授。何在30年代初与袁武烈合著《解析几何》,被列为大学丛书。何衍璿在该书前言中写到:“我国文化落后,科学著述之不振,盖无可讳言,就数学出版而论,属於普通应用之解析几何,尚不多见,求其专为数学上纯理之讨论者,更如凤毛麟角矣,鄙人与袁武烈教授因本校数学天文学系初级教材之需求,爰编解析几何讲义。日积月累,汇成本书上下两卷。”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数学领域的空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影响很大,多次再版,一直到50年代初都是我国高校数学系的指定教材。

何衍璿知识面宽,功底深,注意研究国内外数学发展新动态。他针对当时学生的实际情况,于1935年编写了《微积概要》,这是与熊庆来的《高等算学分析》相配合的一部大学教材。

何衍璿在云大担任教务长期间,仍然坚持著书立说。以前的物理学大部分都是讲理论力学,人们从不同方面来研究理论力学。理论力学中的一部分是运动学,何衍璿用数学中的矢量来讲解运动学,这样解释运动学就更加严格、简捷。为此他于1944年编著了《矢之理论与运动学》(重庆正中书局1944出版)。为了用矢来讲运动学,该书在第一章对矢介绍中说:“运动学和动静力学等科目常引用若干度量,决定这些度量的方法,是在一点沿着一个方向,有一个数量。这样的度量便叫矢(Vecteur)或向量。”以后何对该书所提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1952年12月又出版了《关于矢的理论和运动学》一书,它对运动学理论作了进一步研究。

抗战以后的旧中国,货币不断贬值,何家人口众多,靠他的薪水已无法养活全家,不得不在教书之余,在家养鸡种菜干些农活来维持生计。40年代末昆明的两广乡亲看见这位有地位的同乡衣着破旧,集资为他购置了一套蓝呢子中山装。一九四九年后,他被评为二级教授,生活稳定,更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中。1953年他在一份履历表上写到“我要用教学工作,来为新中国培养高级建设人才。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我应该通过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取得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何衍璿的档案中还保留着一份1955年10月21日数学系对他的鉴定:“何衍璿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对同学的学习诚恳帮助,讲解不厌,学生收获很大。由于他业务水平高,教学认真,在同学中有威信,在老师中有声望。”50年代,政府号召老教授带研究生,虽然当时云大还未招收研究生,但他积极响应号召,首先在本系按研究生课程要求辅导两名青年教师,深入研究理论力学和几何学。为此编写了《近代几何学讲义》供学生使用,数学系曾计划将此书送去出版,但未实现。

何一生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他从小就想做“棋王”,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著有题为《开局和残局》的象棋棋谱书。他是一位名棋手,但从不摆架子。无论是教师或学生与他对弈,他都十分认真。他喜欢诗文,曾出版过一本诗集。40年代,他曾用骈体文写过一篇题为《屏风马抵当头炮局》的文章,文中一边讲下棋一边表达自己已对时局的看法,其中写到“兵谈纸上,人攻我守。不为天下之先,敌忾同仇。”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当时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于是他在文章结尾写道“势蓄盘中,兵扬海外。且览梅花佳谱,伫闻淝水捷音。表达了他希望中国军队凯旋的心愿。何衍璿另一个爱好是打网球 ,而且还带动了他的儿女,一个儿子成为我省一九四九年后最早的网球运动员。在5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以“网球世家"为题,拍摄了他们一家与网球的不解之缘。

1958年,何衍璿因患严重的高血压而很难坚持上课。1961年,何家乡所在地的暨南大学因仰慕何的学术地位,想借此机会将何调到该校,来函称调何到该校养病。云大数学系主任卫念祖将此函转给学校,时任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高治国得知此事后说:“广东能养何衍璿,我们也养得起何衍璿。”没有同意调走。

“文革”中,何衍璿被戴上“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帽子,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1年4月7日逝世。1978年,云大党委为何衍璿彻底平反昭雪。

 

附注:

一、主要著译

1.《解析几何》(上下卷),与袁武烈合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发行。

2.《微积概要》,与李铭磐、苗文绥合著,国立编译馆1935年出版。

3.《整数论》,广州文化书局1929年出版。

4.《关于矢的理论和运动学》,商务印书馆1952年初版,1956和1957年两次再版。

5.《矢之理论与运动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出版,1946年上海再版。

6.《重刚体绕不动点运动方程的积分法》,(与张燮合译),1958年4月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7.《富利叶变换》(与张燮合译),1958年12月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二、资料来源

1.何衍璿的人事档案。

2.访问卫念祖、郑智绵、屈维德及何在昆的子女。

3.《云南大学志·后勤综合卷》资料,谭茂森编。

(刘兴育)